Shiyang

才华有限公司

-
微信公众号|hsyphoto
微博|@ihanshiyang

一些思考

最近和鱼子交流了一些摄影上的认知和感悟。交换感想的过程总是颇为有趣,也感激能有与之分享的人。码字不易,遂贴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文中总结出的6点中有一多半是鱼子提及的问题及延伸。我贴出了鱼子的一些观点,还有我所作的回答。有不成熟的地方请见谅,也欢迎批评指正。(已重新开评论了,大家尽可留言。另:此文略长。)

————————————————————————————

导读:

1.“纪实”摄影

2. 如何开始一个(纪实)拍摄项目?

3.“共鸣”

4. 关于图片阅读、分析和评价

5. 森山大道和细江英公

6. 街拍和“决定性瞬间”

————————————————————————————


1.“纪实”摄影

其实国内将“documentary photography”翻译成“纪实摄影”是不准确的(至少我认为是有歧义的,原来也和其他几个朋友探讨过),但与此同时,又没有其他更为精准的词汇。我觉得译成“记录性摄影”更贴切些,因为字面意思也是如此(比如我们说纪录片,那就是documentary film)。关于这个术语的问题,网上也有很多相关文章,感兴趣的话可以搜来看看(如鲍昆这篇:纪实摄影的本质是人文关怀精神)。我认为的是,(简单来讲)在“记录性”的前提下,街头、家庭、景观……等一切带有“时间性”“现实性”的拍摄,都属于documentary photography。所以不用觉得纪实摄影(此时我们姑且用这个来称呼)一定要有“人”这个元素(因为确实不一定)。

比如我最近开始的拍摄项目就是记录我的居住地周围的社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我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会想拍这个主题。初衷是因为对社会景观感兴趣,参考了一些摄影师作品,然后就开始了拍摄。拍了近一个月,我去拍的地方、包括照片上显示出来的就是一种距离感、空无一人、寂静安宁、但引人遐想的。我将其暂定名为“南方城市”。而这个城市确实是比较典型的美国南方城市。那我目前疑惑和思考的是怎么将这个项目进行下去……比如对于挑选的拍摄地点需不需要什么代表性,还有需不需要做一个地图路线规划,需不需记录每张照片的地点,需不需要加入“人”这个元素,人和拍摄地点之间的关系代表了什么,这个拍摄项目对我有什么意义、对观者又有什么意义……可能需要做一些调查,然后参考同样拍过这个地方的摄影师作品来看,还有相关历史背景资料等等。

我每次开始拍照的时候都挺充满希望,然后觉得上升空间也挺大,但总是拍着拍着就会卡住了进行不下去。可能大多数拍照的人没有好好想过如何开展一个系统的拍摄项目,有始有终。因为一旦开始,就会一边拍一边想这个项目要表达的是什么、这个项目的意义是什么、想带给观者的是什么、观者能从这些照片里面得到什么。有了一个思考再否定自己的过程,回头看曾经拍的照片,简直就……有时候用“烂”形容也不为过……比如我现在看我前几个月拍的街头人像,就会觉得这样差的照片我要如何拿出手。


2. 如何开始一个(纪实)拍摄项目?

想拍纪实的话确实可以从街头作为切入点。但那么多条街那么多人,你也不能走出去一通按快门瞎拍,走到哪儿拍哪儿,这样的话毫无意义。拍之前可以想想街头哪些元素吸引你,人或者物?万事皆有因果,所以拍之前也要想想自己为什么要拍。当然了,初期的话肯定还是量多质少,不用着急,多拍,慢慢会有好的。还有一点就是,街头确实很未知,你也不知道你遇到的会是什么,所以在杂乱和未知中寻找一些有意思的瞬间抓拍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我有一个美国同学,每次他走在路上看到被工人丢弃在路边的手套就会拍下来。

还有另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就是拍摄家人。但我也不得不说家人是非常难拍的... 感觉国人对于相机这种东西还是存在很大的抗拒,家人也不例外,所以慢慢沟通吧。我一个美国朋友形容她曾经拍她奶奶:“简直是人生中最糟糕的经历。” 我暑假回了两次广西拍我外婆,还整理了一堆旧照片旧物什么的。刚开始她非常羞涩和不自然,还一再告诫我不要po到网上让别人看到。后来我在家里总是举着相机走来走去,她也就慢慢习惯了。两次拍摄在时间上还是很短,条件允许的话我之后也会继续拍。还会拍我妈,应该也会比较有趣。感觉和家人的关系会在拍摄之后“重新建立”,或者说在拍摄过程中重新认识他们,挺神奇的。

注:对于其他题材的拍摄项目也是大同小异。每次开始的时候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给自己一个原因、一个动机,而不是不明不白。建议从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下手。

(鱼子:我对“观看”的了解,本身有太多空白,也同样难以成系统的去完成拍摄。去年,我街头照片很多是记录发生在普通市民身上故事性戏剧性的小瞬间,但是拍了一段时间,我觉得并没有太多意思,在情感和视角方面都很容易陷入模式化,固定化,并且难以得到淬炼和提高。)


3.“共鸣”

记得我当时申请摄影研究生的时候,去学校的写作中心改了一个月的个人陈述,个人陈述中要和作品集结合做一定的图片分析和阐述。我选了两张图片,其中一张是我在西藏拍摄的一个藏族小女孩。这张照片是黑白的,小女孩非常瘦小,衣衫陈旧,戴着一顶帽子。我将她置于照片正中,她对着我的镜头做了一个V字手势(所有小孩子拍照都喜欢用的姿势)。我最开始在文中写道:“西藏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区,那里的文化、历史和语言都和中国大陆其他地方有着很大的不同...那里的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十分好奇,对于外来的人或事物总是有很大的兴趣去探索...我在西藏的路上遇到了这个小女孩,她主动过来与我们说话...后来我询问可不可以给她拍张照片,她很愉快地答应了...她的眼中有着西藏儿童特有的一种神采,从她微抿的嘴唇和V字手势可以看出她的羞涩...” 大概是上面这些意思。

不怕笑话,那时我不是摄影专业,从未思考过更多更深的东西,而且是我第一次写所谓的艺术家陈述,完全摸不到头脑,写了不知多少不着边际的废话。在修改的时候,写作老师给我了一些引导。我记得最深的一点就是,也许在观者看来,这不过就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小女孩,那么她为什么重要?为什么这张照片变得如此重要?我作为摄影师,拍完照片后也许和这个小女孩再不会见面或联系,而这个小女孩仍旧愿意让我给她拍照,为什么对她来说“被拍照”的这个行为很重要?

写作老师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在小时候开始就会被父母拍很多照片,记录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这些照片有什么用呢?是为了可以记住岁月中我们曾经的样子。没有所谓的文化上的差异,而是人的普遍认识,我们都曾有过这样“被记住”的时候。这便是一种“共鸣”。那么,我从这张小女孩的图像传达出的这种信息也会大家被认可,更何况,这在我看来确是一张很珍贵的图像。同时也反映出摄影最基本的一个性质-“记录”。即使这位小女孩再也看不到这张照片,但是她却会一直被我记住。的确,每次我回忆起西藏的那次旅行,首先进入脑海的都是关于这个小女孩的影像还有当时的一切。另一方面,摄影师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立场,而观者每人却有着不同的经历、背景、成长环境,对于作品的理解必是不尽相同(这也是十分正常的一个现象)。我很同意一个朋友曾说的,不妨站到观者的角度去思考,想想他们希望从照片中读出怎样的信息。

注:之所以会谈到“共鸣”是因为鱼子说到自己的摇滚摄影。他原话是这样说的:我在国内的摄影圈子被大家知道,基本是因为拍摇滚演出。但我自己明白,也非常多次公开或者私下表示,所谓摇滚摄影这个题材,根本不能在摄影的世界里面登上大雅之堂的。摇滚拍摄受限的地方太多,比如现场灯光,天气,演出者状态等等等……这些都不是摄影师主观可以左右的。而且只拍舞台,除非在时间上积累足够的跨度或者刚好拍到了某个事后被认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瞬间,否则终究始终只是停留在肤浅客观记录的层面。只说摇滚摄影这方面,其实我算是一直在尝试模糊客观记录和主观表达中间的那条线,包括舞台照这个方向,我也一直尝试怎么样带有更好的个人视角。

我的回答是:说到“摇滚摄影”,其实国外也有很多摄影师专注于这个题材,并长久拍摄。其中大部分属于商业摄影。如你所说,可能拍摄的时候总是要受到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或限制(其他类型的拍摄都会多多少少遇到这些问题 - 仅指室外),但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能去做一名“摇滚摄影师”。就比如,要是让我去拍个乐队拍个现场,我恐怕都不知道该怎么按快门。我觉得照片(作品)最终要传达给观者的信息都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是一种感情。最基本的,使照片和观者之间产生共鸣。这点我认为在你的照片中有很大的体现,所以不必妄自菲薄。

然后便有了上面这段关于“共鸣” 的分享。


4. 关于图片阅读、分析和评价

(鱼子:我对于摄影的专业知识体系的欠缺,让我对很多方面存在困惑。比如现在的我,基本看到一组作品,可以感觉出来这是否是好作品,但是很多时候如果让我细细归纳到底“好”在哪里,我就往往只能说出一些零散又杂乱的片段,难以做到有理有据。...我平时也是有意识的找一些摄影理念相关的方面的文章和书籍来看,但是没有体系,无法得门而入。这是我目前在观看上遇到最大的难题,我碰到许多自己喜欢的照片,总是难以归类,而很多时候深层次的理解和接收,是需要建立在归类之上的。)

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学习的...会是一个比较长久的过程,所以慢慢来。推荐两本书,《看照片 看什么:摄影批评方法》《观看之道》(是上学期的时候我们摄影系主任让我去看的)。...基于我研究生之前的零摄影/艺术相关背景,在评价和看待作品方面的确是匮乏。这学期上的一门摄影史的任课教授也极力推荐《观看之道》这本书。这两本书所用描述语言都较为通俗易懂(中文译本也是),所以尽可放心阅读。

以我们较为熟悉的LOFTER这样的网站来举例,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相当数量的摄影作品。风光,人像,街头,静物……可以说是大量的视觉信息。那么一般情况下我们如何去“定义”一张照片的“好与不好”?首先或许是从构图、色彩(or后期)、用光、直观感受进行基本判断,然后呢?最重要的一点,结合前面所说的,作为观者,从照片内容出发,我们读出了怎样的讯息?作品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否和我们所想看所想的一样?他为什么要这样拍?他的拍摄动机和意图是什么?他的创作过程又是怎样的?正是因为这些可能会让观者感到费解的问题,才更需要摄影师对其作品的相关文字描述(Description of Artwork)。再举个例子,所有摄影比赛在提交作品的时候,无一例外都需要一份个人陈述(Artist Statement),可见其必要性。另一方面,如今的摄影题材相当广泛,许多摄影师会加入很多其他领域的元素、理论等到他们的拍摄实践中。而我们绝大多数人肯定不是百科全书,在看其作品的时候便一定会有疑惑。那么,作品描述难道还是可有可无的吗?

用第六届三影堂资生堂奖获得者 刘张铂泷 来举例,其获奖作品叫做《实验室》。在看这组作品时,我脑子里最先蹦出的一个词就是:科学。照片记录了实验室内部的样子,以及各种精密仪器、用具等。这些画面十分静谧,客观冷静。但是由仪器所勾勒出的线条也竟有一种美感。可能对于一些科学工作者来说,这些场景很熟悉。这仅仅是单纯的记录吗?如果是,这样的记录意义何在?如果不是,那么摄影师通过这样的记录又想表达什么?为什么他会去选择拍这样一个题材?他的动机又是什么?或有人说了,不就是进实验室拍了几张照片,凭什么就能获奖了?种种疑问,能找出答案的只能是在他的作品陈述里。刘张铂泷本科专业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后到美国攻读艺术硕士。这样一看,他曾经的专业与科学、与实验必是息息相关,也正是为什么他会思考“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在他的作品陈述中给出了清楚的解释)。如刘张铂泷谈及关于其作品所传达的:“我以一种科学实验的精神和步骤来应用这种艺术手段,检验科学对于我自己意味着什么。也许我所寻求的平衡点就如同海森堡不确定原理中的粒子,当位置的信息越确切时,动量就变得越发无法确定,不同的是,对我来说,这里的两个变量就是科学和艺术。...其实是我对实验室的看法,有一些实验室是很理性很客观的、但实验室也有感性的东西存在,它不止是一个冷冰冰的空间,也是一个有生气的地方。摄影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和科学结合的产物,摄影和科学技术具有很深的关系,我一直想探索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当然,也有这样一种情况-很多人说“好照片不需要文字说明”。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选择用图像去说话,因为它胜于文字,胜于语言。不必要的文字描述反而会影响观者对于图片的阅读,甚至弄巧成拙,降低图片本身所蕴含的力量。我觉得一般这种情况只会产生于单幅作品,而不是系列组图。我们所处的是这样一个“速食年代”,浏览图片就跟翻小说一样快,网站中我们看到的单幅作品也远远比系列组图(或有主题的组图)作品要多得多。从普遍角度来看,一般大家首先所想到的都是这张照片是不是有美感。何谓“美感”?哦……大光圈、色彩丰富、画面明亮活泼……妹子漂亮,或者该露的都露了……欧洲建筑,美国风光……种种。的确大家都喜欢美好的事物,然后纷纷点赞点推荐。但是仔细一想,试问这样的照片又如何能做到轻易被人“停留”和“记住”?

同时,我觉得在看一幅/组作品的时候,首先应该看到的是这个作品“好”在哪里,其次才是不足的地方。就像每次我们上课互相展示、讨论作品的时候,老师和同学都会首先点评作品中有哪些是好的、哪些确实体现出了我想表达的而观者确实感受到了的,然后指出他们的疑惑和看法、他们觉得作品哪里需要改进,然后我们进一步讨论接下去该怎么进行。简单来说就是,夸奖是需要的,批评更是必要的。

我觉得国内所缺乏的正是这样良好的“批评/讨论氛围”。仍旧用LOFTER(或类似网站)来举例,大多数时候一篇“好”的作品下面的评论可能会出现的关键词:好,真好,棒,太棒了,美,真的美,喜欢,好喜欢……厉害,有味道,大师,赞,精彩……除此之外,许多也都是没有什么“内容”的点评。当然,评论中也自然不乏“批评”,其中一些批评确实可见用心,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是好事;但也有很多莫名奇妙的评论,让人无法回答,而且心里添堵。照片的好与不好,有时候在没跟摄影师做充分交流之前,其实是不好评价的。因为我们仅是一厢情愿地、主观地去看待一幅/组作品。


5. 森山大道和细江英公

(鱼子:当我面对森山和“挑衅”团体中的其他摄影师,我知道这肯定不是传统的“纪实”,但是我很难定义这要如何归类,从我个人角度出发,我觉得这是很有主观性的“纪实”,但不知如何定义。又比如我非常喜欢的细江英公,那要归结于肖像吗,我也难以定义。又或者植田正治,须田一政,深濑昌久等等,我都难以归类……)

森山大道的作品确是挣脱了传统纪实摄影的束缚,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和突破。鱼子说这是很主观的“纪实”,我认为也算是给森山下了一个定义(当然,我也同样认为是“很主观的纪实”)。如果是受森山影响很深,那也应该知道他是在怎样的文化冲突背景下开始接触摄影、进行创作,还有其创作的演变。很多人都模仿他的风格,但我又不得不说那些模仿的影像没有多少是有实在意义的。大多数人单纯停留在表面,举着相机一通晃,全然不在意构图,后期黑白噪点粗犷……这就是“森山”了吗?森山的作品里有他自己的情怀和不可避免的时代烙印,换到我们这个时代来看的话,却又是不一样的。毕竟我们不是森山,那么我们需要去发泄的又是什么?对于确实喜爱森山作品的,其实可以学习他刚开始摄影的方法,去进行全然的淋漓尽致的模仿,然后再完全地跳出来,形成自己特有的摄影风格。

而细江英公,我对他了解的虽并不多,但我觉得肯定不能将其归类到“肖像摄影”。

注:这个问题因鱼子在邮件中提及了,我觉得是挺值得说一说的(比如如何定义或归类细江英公的作品)。而我了解不多,自然不便评价,所以只能止于此。我觉得我们会在之后的交流中有更具体的讨论,也算是给我一点时间去了解这些日本摄影师的作品。


6. 街拍和“决定性瞬间”

(鱼子:我刚接触摄影的时候,受森山的理念影响很深,到现在都还是很喜欢那样情感的发泄方式。目前你看到一些凌乱的片子,有的也是试着把自己的情感带到色彩和城市当中。但是……我依然这方面过于欠缺,觉得自己真的很差。我一方面非常痴迷“决定性瞬间”,一方面其实看到很多好的照片,各式各样的,心里也充满向往。我知道这其实是非常不好的现象。当下最渴望就是可以整理出比较成熟的观看方式,并且以此为契机进行拍摄。)

我曾经也很着迷于街拍中的“决定性瞬间”,我所有的街头snapshot作品中也大多是秉持着“决定性瞬间”而进行的拍摄。我之所以暂时放置了街拍,其中一个原因是在曾经一次的作品讨论中一位教授跟我说的一席话。他说,摄影发展至今有那么多的街拍大师,我的街拍作品和他们有着怎样的不同?这样的街拍和“瞬间”有着怎样的意义?我从街拍中传达出的是什么?我想用这样的街拍表达什么?我又如何将这些作品不受传统方式的束缚而进行展示?一系列问题问得我尴尬又哑口无言。后来我发现我或许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是构图上或技术上的,而是我没有一个可以明确表达的主题。也因此有了我的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我对于“决定性瞬间”所理解的略有偏颇。

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是一种他看待世界、理解世界的方式,而不是简单技术上的抓拍。我的教授也曾跟我说起布列松作品中精确的几何学构图,以及他的“等待”和“经验”如何造就了“决定性瞬间”。可是这种“决定性瞬间”就没有限制性吗?还是有的。它的确是记录,也考验了摄影师的耐心……但最主要的,它缺少了一种情感表达,这也是为什么我无法回答出教授提出的那个问题-“我要如何表达”,“我用这样的街拍和‘瞬间’能传达出怎样的信息”。


[未完待续]

ps:再次感谢鱼子!


————————————————————————————

相关文章:

这半年的摄影我都学了啥?(含摄影师/网站推荐及相关资料下载)

关于申请美国摄影研究生的那些事儿

Photographer List #1

Photographer List #2

2014书单(十月之前)

摄影/艺术纪录片分享 #1

————————————————————————————

微博:@若酱子

instagram:链接

Wechat:hanshiyangg

hanshiyang.com 

评论(23)
热度(258)

© Shiyang | Powered by LOFTER